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张一帆 记者 李金珊 报道
在济南商河的孙集镇,一根根棉线正穿梭于72道非遗工序之间,将省级非遗商河老粗布技艺化作乡村振兴的经纬线,织就出“小镇冠军”的传奇。日前,山东“镇”好——解码“小镇冠军”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来到这里,一起见证老粗布变身“新国潮”。
作为山东省第六批非遗代表性项目,商河老粗布在李秀凤家族三代人的守护下,实现了从“家庭副业”到乡镇支柱产业的蜕变。这位济南安琦工艺土布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指着织机感慨:“从棉花到成品布,需要经过大大小小72道工序,每道工序都凝结着匠人心血。”30年来,她不仅将濒临失传的提花工艺与现代审美融合,更通过创办企业、建立非遗档案、开设技艺培训班,让千年技艺在当代焕发新生。
其子刘越的返乡创新,则为非遗注入数字基因。通过“电商+直播”模式打造的“泉城五彩”品牌,孵化出10余位本土主播,累计粉丝量突破30万。2024年,老粗布产品单日订单量突破千单,远销全球,实现非遗技艺的“破圈”传播。
从“唧唧复唧唧”的千年织布声,到“叮咚叮咚”的电商订单提示音,孙集镇用72道棉线证明:非遗不是束之高阁的标本,而是能带着百姓奔向共同富裕的“金梭子”。这或许正是“小镇冠军”最动人的注脚——让老手艺织出新生活,让小城镇闯出大天地。
金富宝配资-金富宝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平台有哪些-正规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